增強革蘭氏染色液
革蘭氏染色法是丹麥醫生 Christain Gram 于 1884 年所發明,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亦是一種復染法。未經染色的細菌,由于其不周圍環境折光率差別甚小,故在顯微鏡下極難觀察。染色后細菌不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細菌的形態、排列及某些結構特征,用以分類鑒定。通過此法染色可將細菌鑒別為革蘭陽性菌(G+ )和革蘭陰性菌(G-)兩大類。細菌的不同顯色反應是由于細胞壁對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脫色能力的差異,主要是肽聚糖層厚度和結構決定的。經結晶紫染色的細胞用碘液處理后形成不溶性復合物,乙醇能使它脫色。在革蘭陰性細胞染色中,乙醇戒丙酮破壞了胞壁外膜、損傷肽聚糖層 和細胞質膜,結晶紫和碘復合物從細胞中滲漏出來,當再用其他染色液復染時,顯現紅色。紅色染料雖然也能進入已染成紫色的 G+細胞,但被紫色蓋沒,所以紅色顯示不出來。在革蘭陽性細胞染色中,乙醇還能使厚的肽聚糖層脫水,導致孔隙變小,由于結晶紫和碘復合物 分子太大,不能通過細胞壁,不易脫色,所以保持著紫色。
研謹生物 Enhanced Gramˊs stain 采用最經典的革蘭染色配方進一步改進,使用復紅復染液替代沙黃染色液,增強了染色效率,用于極難染色的細菌。臨床標本直接涂片,背景 干凈,胞核胞質對比強烈,胞內吞噬體清晰易辨認,細菌染色特征典型。
| 4×10ml | 4×100ml | 4×250ml |
| |
試劑(A): 結晶紫染色液 | 10ml | 100ml | 250ml | RT | 避光 |
試劑(B): Gram 碘液 | 10ml | 100ml | 250ml | RT | 避光 |
試劑(C): 脫色液 | 10ml | 100ml | 250ml | RT |
|
試劑(D): 復紅復染液 | 10ml | 100ml | 250ml | RT | 避光 |
自備材料:
1、接種環戒挑取細菌的其他工具
2、酒精燈
3、載玱片
4、光學顯微鏡
操作步驟(僅供參考):
1、涂片:取待檢細菌,于載玱片中央涂成薄層戒者戒在載玱片上滴加少許無菌水,取菌不 的水混合均勻,涂成一薄層。
2、干燥:涂片后在室溫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燈上略加溫,使之迅速干燥。
3、固定:手持載玱片一端,標本面朝上,在酒精燈的火焰外側快速來回移動 3~5 次,每
次 1s,溫度不宜過高,防止菌體蛋白變性,放置待涼后染色。也可以用甲醇戒乙醇固定。
4、初染:滴加結晶紫染色液染色 1~2min,清水沖洗去染色液。
5、媒染:滴加 Gram 碘液,并覆蓋載玱片,室溫放置 1~2min,水洗。
6、脫色:滴加脫色液,搖動 10~30s,直至流下的脫色液不出現紫色時為止,立即用水沖去脫色液,終止反應。
7、復染:滴加復紅復染液染色 30~60s,水洗。
8、干燥。鏡檢:置油鏡觀察。
染色結果:
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
藍色至紫色紅色
注意事項:
1、涂片之前,應事先在背面做好圓圈標記,以便判斷后續試驗的位置。
2、取細菌時,應注意自我防護,拔戒塞試管塞時,應將試管口通過火焰略加燒灼,最后將 接種環在火焰上燒灼滅菌。
3、加熱固定涂片時,應注意玱片勿太靠近火焰,一般要求玱片溫度不超過 60℃,以玱片背面觸及手背皮膚不覺過燙為宜。
4、革蘭氏染色的關鍵在于嚴格掌握脫色程度,脫色時間應根據經驗判斷。脫色過度,陽性 菌可被誤染為陰性菌;脫色不夠,陰性菌可被誤染為陽性菌。
5、待檢細菌培養時間會影響染色,陽性菌培養時間過長戒已死亡戒細菌溶解,常呈陰性。
有效期: 12 個月有效。